
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9月1日,保山中医专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学校高度重视秋季学期开学校园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开学前多次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 根据疫情形势科学研判,适时调整完善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相关规章制度。第一时间对校园进行封闭管理,对全校师生实施“人盯人”管理措施,抓实师生健康打卡工作,做到活动轨迹清晰、健康状况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及全员疫苗接种督促和服务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开学安全。
本次演练旨在通过场景模拟,检验开学当天学生返校我校疫情处置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过程,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有效阻止传染源,保障师生安全。主要以入校体温检测、教室发热病例处置、学生宿舍发热病例处置三个场景演练为主。
场景一:入校体温检测演练
新学期开学啦!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所有陪送家长不得入校,学生们佩戴口罩在校门外沿着规划好的路线间隔 1 米排队集合,手持健康证明(个人健康码绿码、行程码、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依次有序经过物品体表消毒、测量体温环节进入校园内,履行报到手续。
“同学,你体温有点高,请带好你的行李跟我到临时等待区作体温复查……”队伍中,突然出现一名学生体温异常。临时隔离、体温复查、二次消毒、旅居史询问、流行病史筛查、转运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诊治,一整套应急措施迅速展开。
场景二:教室发热病例处置演练
同学们正在教学楼1—101教室上课。突然有一名学生发热、咳嗽,任课老师立即拨打电话给学院疫情专管老师,同时维护好现场秩序,让其他学生戴好口罩,疫情专管老师到达现场,迅速将发热学生带离教室送至学校临时观察点,同时电话联系校医室医生,校医到临时观察点对学生进行二次测温,超过 37.3 度,立即上报学校医疗保障组,医疗保障组迅速到达现场,对发热患者再次测量体温,初步询问流行病学史,初步研判该患者可能为疑似病例,上报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随即联系驾驶员把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诊治。并开展消毒、隔离、拉警戒、同教室同学心理疏导等工作。
场景三:学生宿舍发热病例处置演练
下午18时,某宿舍内有学生表示身体不适,咳嗽,宿舍长让其测体温,发现该生体温异常,生病学生立即做好防护,佩戴口罩,全宿舍同学暂不离开宿舍,宿舍长拨打电话给宿管员,宿管员做好登记并引导生病学生到临时观察点,联系校医室医生,校医到临时观察点对学生进行二次测温,超过37.3度,立即上报学校医疗保障组,医疗保障组迅速到达现场,对发热患者再次测量体温,初步询问流行病学史、旅居史,初步研判该患者可能为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随即联系值班驾驶员把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诊治,并开展消毒、隔离、拉警戒、同宿舍同学心理疏导等工作。
演练结束后,党委副书记、校长殷建忠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表示整个演练过程严格按照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规定流程进行,参与人员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各环节处置科学、规范、有序,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细化优化作指导。
党委书记黄鹤平强调,要严格落实教育部、省、市工作要求,完善工作预案,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树立学生中心意识,克服厌战情绪、麻痹思想、松懈状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本次演练为开学后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应急演练由党委委员、副校长蒋天明主持,学校党政领导、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职员工按照演练方案分角色按场景全程参加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