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10月15日下午,党委书记黄鹤平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并同思政课教师进行了座谈。
会上,黄鹤平领学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从“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内涵本质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三个方面解读了《意见》精神,并对贯彻落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吹响了党和国家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进军号角,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学校党委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必须给予优先保障。
会议要求: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更好发挥主阵地作用。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二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构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与学院建设“三位一体”格局,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三是办好思政课,更好发挥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必须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干作用;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培才育人作用。要在壮大教师队伍、提升综合素质、改革评价机制、培养后备人才等方面狠下功夫,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五是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学校党委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学校组织、宣传、人事等部门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政策指导、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
校党委副书记杨朝丽,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海旸,人事处处长李东亮,办公室(党委巡察办)副主任杨麒,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张有林主持。